印鑑證明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因此是非常重要的證明文件。不過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印鑑證明的用途,以及該如何申請。本文將帶你快速瞭解印鑑證明的重要性,並且詳細說明印鑑證明申請的流程。
一、印鑑證明是什麼?
簡單來說印鑑證明,就是將個人私章向戶政事務所登記為「印鑑章」,之後戶政事務所用這顆印鑑章,所蓋的證明文件就稱為「印鑑證明」。
印鑑證明的法律效力,等同你親自在現場。舉例來說,某人向地政機關申請不動產登記,並且出示蓋有你印鑑章的「印鑑證明」,地政機關即認定你有在現場並同意辦理。
- 印鑑章姓名:須為戶口名簿上登記的名字,除名字外不可有其他符號、圖騰。
- 印鑑章材質:禁用易變形材質,如橡皮章、原子章等。
- 印鑑章尺寸:長寬高或直徑須1公分以上,3公分以下。
- 印鑑章字體:無硬性規定,民眾大多喜用篆體或印相體。
二、印鑑證明用途有哪些?
印鑑證明的用途,大約有以下15項:
- 法院公證、提存
- 不動產登記
- 領取土地徵收補償費
- 土地重劃、區段徵收
- 自然人申辦動產擔保交易設定登記
- 不動產抵押設定、塗銷及抵押權內容變更登記
- 金融機構存戶死亡,繼承人辦理存款繼承
- 銀行保管箱承租人死亡,繼承人申辦繼承
- 漁船汰建資格讓渡
- 漁船汰舊換新之汰建資格轉讓
- 船舶登記
- 船舶抵押權設定
- 船舶擔保交易
- 不限定用途
- 其他
若是不知道自己的印鑑證明用途,只需跟戶政事務人員說明,戶政人員就會協助你歸類註明。提醒你,務必要將印鑑證明用途註明清楚,才能減少被非法濫用的情形。
三、印鑑證明申請流程與所需文件
印鑑證明申請非常簡單,只需備妥相關文件後,就能按照以下流程辦理:
1.需要文件
- 身分證正本(不可用駕照or健保卡替代)
- 準備一顆刻有姓名的印章
- 申請規費20元
- 若是委託申請,需備妥委託書+委託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若是未成年人申請,需由法定代理人(父母攜帶身分證共同辦理)代為辦理
2. 申請流程
- 備妥以上證件到戶政事務所提出申請
- 戶政事務所櫃台審核證件(證件若未齊,開立缺件告知單)
- 核對印鑑條(印章與印鑑條上用印是否符合,不符者退件)
- 列印印鑑證明
- 列印申請書
- 申請人確認無誤後簽章
- 系統存檔
- 印鑑證明用印
- 繳交20元規費並取得收據即完成
四、印鑑證明常見QA
戶政機關所核發的印鑑證明,原則上無時效性;而地政機關所認定的印鑑證明,須視申請事項前1年所核發者為限,例如辦理房屋買賣登記為114年2月1日,印鑑證明必須在113年1月31號以後所核發。
可以。不過若是第一次辦理,仍需本人親自到場申請,之後可以用委託書請他人協助辦理申請。
不一定。可以利用委託書的方式,請其他人協助辦理;不過若是第一次的印鑑證明申請,就必須由本人親自辦理。
無法跨縣市辦理,不過若是同縣市不同區,目前僅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屏東縣可以跨區辦理,其餘縣市仍須回到戶籍地的戶政事務所申請。
可以。依規定曾在國內設有戶籍旅居國外的國民,可出具委任書或授權書,委任他人代辦,並經我國駐外使館驗證即可申請。
第一次印鑑證明申請,本人必須親自到戶籍地戶政事務所辦理。若是已設置印鑑數位化系統的縣市政府,如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屏東縣等,都可以在縣市政府所轄的任一戶政事務所,辦理印鑑證明申請。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知道,印鑑證明代表你已經知情並同意辦理的意思,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所以除了不要將印鑑證明隨便交給其他人外,建議還要將「印鑑章」與「身分證」分開存放,並且指定印鑑證明用途,才可以降低名下資產與利益,被盜賣或是違法利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