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打房政策新措施一次看!政府出重手第七波打炒房,真的有效嗎?

央行宣布結束升息循環,利率持平同時卻祭出新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針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做出新的緊縮政策。本文將介紹政府打炒房政策有哪些?

政府打炒房政策來勢洶洶,每次公布都對房市造成不小震盪。本文特別彙整了近年重要的打炒房政策,包含最新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新青安違規戶開鍘行動、央行升息循環,還有堪稱近年最重的打炒房重拳──平均地權條例,快速帶你了解這些打炒房政策在做什麼?打炒房政策會影響到哪些族群?

盤點政府打炒房政策
打炒房政策 影響房市內容 發布時間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新增名下有房第1戶購屋無寬限期規定,再次下調第2戶限貸成數,且實施地區擴大至全國。 2024年9月
嚴查新青安違規戶 稽查轉租、人頭戶申貸等違規亂象,以取消優惠為手段嚇阻投資客利用新青安炒房。 2024年6月
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下調第2房限貸成數,放大資金缺口風險,讓炒房投資客知難而退。 2024年6月
央行升息循環 升息後房貸負擔加重,房市明顯停滯。升息循環暫停後,觀望買盤陸續進場。 2024年3月
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限縮投資客短期炒房及資金調度空間,迫使投資客退出市場。 2023年9月
平均地權條例 限縮預售屋炒房空間,並補強納管實價登錄2.0未規範的契約解除事項。 2023年7月
房地合一與
重購退稅
以課徵重稅方式阻絕短期炒房行為,再以重購退稅方式保障自住換屋族。 2021年7月
實價登錄2.0 使房市資訊透明化,並針對預售屋炒房亂象,開出紅單禁售第一槍。 2020年7月
內容目錄

一、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2024年9月)

打炒房修訂重點
  1. 新增名下有房屋者,第一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規定。
  2. 第二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下調為5成,無寬限期,實施地區擴大至全國。
  3. 第三戶以上、豪宅貸款成數下調為3成。
  4. 搭配存準率調升1碼。

2024年9月,央行再次展現打房決心,針對房地產市場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被各大新聞媒體形容為「史上最嚴房市管制政策」,這波重拳出擊,能否精準打擊炒作房價的投機客,還是會波及真有自住需求的買屋、換屋族?以下段落將一一為你解析。

1.「有房沒貸款」購屋無寬限期

針對過去曾買了房子,現在已繳清貸款,以及透過繼承取得房產的族群,央行新增了「購屋無寬限期」的規定。這是央行首次將「名下有房者」納入房市管制範圍,希望藉此限制,阻止名下「有房無貸」的投資客,利用付款輕鬆的寬限期購屋投資,炒作房價。

2.第二戶可貸成數下調至5成且全國適用

原先第六波信用管制,僅針對六都與新竹縣市的第二戶房產,做貸款成數最高6成的限制;此項新規定不僅再次調降第二戶的貸款成數,同時還將適用範圍擴張到全國,等於開了「限貸地圖砲」。若想在原先不受貸款成數限制的地區購入第二戶,需準備更高額度的自備款,變相限制開槓桿炒房的投機行為。

3.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帶來哪些影響?

整體來看,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名下有房的再購者」列管,使其無法適用「名下無房貸」的「首購」定義,享受房貸寬限期,出發點是為了限制沒房貸的投資客炒房,然而實際適用是否會殃及無辜的換屋族群,變成打炒房目標下的「必要之惡」,只能留待後續密切觀察,

再次限縮第二戶購屋貸款成數,同時擴大適用範圍至全國,也被形容為「血流成河」的打炒房重拳,預計會讓不少資金不足的投資客,失去房市交易的入場資格,進而讓房市降溫,回歸正常供需。不過,此限制無疑也會對近期要交屋的族群產生影響,消費者若於交屋時面臨貸款成數不足的情況,可能就只能與建商協議延緩交屋,或透過信貸、建商貸款補足資金缺口,才不會因違約產生房屋交易糾紛。

第七波信用管制3大鬆綁措施(2024年10月更新)
自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於2024年9月上路後,陸續引發不少民眾反彈,央行於10月9日,緊急針對原本頒布的限制增訂3大配套措施,避免波及無辜的購屋自住族,預計會對以下3大族群帶來鬆綁效果:

  • 繼承房產者:
    繼承取得的房屋不計入貸款限制;若僅有繼承房屋,申請非高價住宅貸款時可排除管制。
  • 有換屋需求者:
    換屋族在與銀行約定1年內出售原有房屋的情況下,新房貸款不受限制。
  • 已簽訂購屋合約者:
    已簽訂成屋或預售屋合約且即將申貸,不受信用管制影響;如果申請的是新青安,且購買的不是高價住宅,亦不會受到貸款限制。

二、行政院:嚴查新青安違規戶(2024年6月)

打炒房修訂重點
  1. 徹底清查違規亂象,若有轉租、人頭戶等不符自住情形,將取消各項優惠措施,並追回已補貼利息。
  2. 強化貸前徵信、審核及貸後管理,要求申貸者簽定自住切結書。
  3. 增加每人限貸一次規定。

自2023年8月政府推出新青安貸款以來,房市交易量遞增,原先略受選擇性信用管制抑制的房價亦開始蠢蠢欲動。原本這種因「自住買房需求提高」所帶來的房價漲幅,對整體房市是健康且可預期的現象;然而近期政府發現,不少人會利用新青安作為槓桿,進行投機性購屋,扭曲補助政策的好意。為了避免新青安淪為炒房工具,行政院於2024年6月底指示財政部,需徹底清查違規亂象,讓投機者不再享有貸款優惠,同時加強貸前審核與貸後管理。

1.徹查非自住購屋違規亂象

一旦被政府發現利用人頭戶申辦新青安貸款,或是將房屋轉租當起「包租公」,原先專屬於自住用途的優惠貸款方案、寬限期將會受到影響;嚴重可能讓貸款成數由8成降至7成,年限從40年降至20年,利率從1.775%升至2.5%,如此將導致每月還款金額接近翻倍,還會被銀行追討已補貼的利息。預計此舉有辦法讓心存僥倖的投資客,意識到政府「決不寬待」的打房決心,進而抹消利用新青安炒房的念頭。

2.加入切結書、每人限貸一次防弊措施

除了闡明申貸後違規的嚴重後果外,行政院還通過了「新青安貸款推動成效及優化措施」對新青安貸款新增簽署自住切結書、每人一生限貸一次等規範,同時要求整個貸款流程需更加嚴謹,落實前期審核、後期追蹤,自源頭阻斷利用補助貸款炒房的可能性,確保立意良善的新青安購屋政策不被投資客濫用。

3.嚴查新青安違規戶帶來哪些影響?

新青安貸款自推行以來,多次被詬病為推升房價的元兇,但從數據資料來看,貸款戶近6萬戶,貸款金額4000餘億的新青安政策,確實讓不少家庭得以一圓購屋夢,晉升為有殼一族,僅因少數投資客的偏差行為,忽視整體政策帶來的正面效益,不免過於武斷。

經過本次大動作清查違規戶,搭配上切結書、限貸次數等配套規範,新青安貸款機制理應變得更加完善,投資客更難將其作為炒房工具;就算僥倖申貸,仍需承擔違規被「抓包」的風險,吃力不討好。綜合來看,此系列政策調整,應能對投機行為造成一定程度限制,在實踐居住正義的同時,維持房市健全發展。

三、央行: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2024年6月)

打炒房修訂重點
  1. 六都+新竹縣市第二戶貸款上限下調至6成,無寬限期。
  2. 搭配存準率調升1碼。

受惠於人工智慧(AI)熱潮帶來的漲勢,台股近期接連創下新高,不少人選擇將股市的獲利的資金轉而注入房市,間接帶動房地產市場成長,房價持續攀升。儘管去年(2023)央行已針對特定區域頒布「限貸令」,至今(2024)不動產貸款占全體銀行的放款比率仍然偏高;為了避免房市過熱,央行宣布將祭出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希望透過下調貸款上限,搭配調升存準率,抑制房市上漲。

1.調降七都第二戶可貸成數至6成

有鑑於自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2023)上路以來,民眾申辦七都(六都+新竹縣市)第二戶購屋貸款的撥款金額仍持續增加,打炒房收穫成效甚微,央行於理監事會議中決定再次下調可貸成數的限制,由原先的7成降至6成;希望藉此限縮手段,使投資客於交易房產時需承擔資金缺口風險,抑制炒房行為。

2.調升存款準備率

調升存準率之所以可視為打炒房的配套措施,是因為當存準率提高時,會讓銀行可運用的資金減少,放貸能力減弱;在此影響下,銀行可能會提高貸款的申辦難度,以更嚴格的條件篩選客戶,讓投資客在申辦房貸時更容易碰壁,間接達到限制投機炒作行為,使房市降溫的目的。

什麼是存款準備率?
為了避免擠兌風險,央行會強制規定一般銀行必須存放一定比例的「準備金」在央行,這筆準備金佔銀行整體資金的比率就是存款準備率(又稱存準率)。由於存準率的高低會影響市場上的貨幣量,控制存準率的央行便可藉此左右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達成振興或抑制經濟的目的。

3.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帶來哪些影響?

從政策施行面分析,調降第2戶購屋貸款成數,會讓購屋者需要準備更多的自備款,搭配上升準措施帶來的貸款限制,資金不足的投資客可能就會因申貸難度提升、資金調度風險考量,選擇觀望或退出房市。這「打房兩箭」雖顯示出央行對於控制過熱房市的意圖,但考量到力度有限,仍有不少人質疑是否能「打在痛點」。

為了避免殃及真的有購屋需求的族群,此系列政策還有三大配套措施,包含子女幫父母買房,滿足條件仍可辦理新青安的二戶房貸例外條款;與簽署切結書,並於1年內賣房,即可不受限貸令影響,專為換屋族規畫的先買後賣協處措施;以及避免換屋者因新政策出現資金缺口,不溯及既往的規定。這些配套措施是否可以協助第六波信用管制,精準打擊炒房行為,尚需時間驗證。

四、央行:升息循環(2024年3月)

打炒房修訂重點
  1. 睽違2季未升息,2024年3月央行宣布升息半碼。
  2. 2022年3月~2023年6月連續5季升息;2023年9月及2023年12月,2季均未升息。

為配合打炒房政策,將熱錢從房市中引出,央行從去年(2022)第1季開始,罕見出現連5季共計3碼(0.75%)的升息,也讓房貸利率正式回歸2%年代。雖然為了避免市場過度緊縮,2023年9月及12月均未升息,存款準備率也未調升;但在2024年3月,央行卻重磅拋出升息半碼(0.125%)的決策,期能抑制國內通膨的預期心理。

目前(2023年9月)央行各項公告利率如下:

  • 重貼現率:2%
  • 擔保放款融通利率:2.375%
  • 短期融通利率:4.25%
  • 活期存款準備率:10.275%
  • 活期儲蓄存款準備率:6.000%
  • 定期儲蓄存款準備率:4.500%
  • 定期存款準備率:5.500%

央行升息循環帶來哪些影響?

去年至今6次升息,利率共增加0.875%,存款利率雖沒有出現明顯波動,卻深深衝擊各項貸款(包括房屋貸款、汽車貸款等)的利率。其中影響最大的,當然就是額度大、年期長的房屋貸款了。

平均每千萬房貸,就會增加4萬元以上的年息,這對領固定薪水的房貸族來說相當有感,對打炒房的目標對象,也就是將房貸當作成本的投資客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然而,雖然因為部分投資客以賣房來因應升息,造成房市出現短暫的拋售潮,對房價產生些微的抑制效果,但總體來說,2023年連續升息的政策,並沒有為房市帶來太大的衝擊。

但值得留意的是,暫停2季的升息循環,在2024年3月重啟後,房市恐怕還會再有其他新的變數。因此,好事貸還是建議不要急著賣房,如果有緊急資金需求,可以考慮以二胎房貸進行資金週轉──因為房子一旦賣掉,就不太可能原屋再買回,付出的機會成本可能不太划算。

五、央行: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2023年9月)

打炒房修訂重點
  1. 六都+新竹縣市第二戶貸款上限7成,無寬限期。
  2. 超高齡老屋僅可以「土地貸款」名義申貸。

如同大眾所預期的,央行於2023年9月召開理監事會議後,二度宣布暫不升息,自2022年3月起啟動的打炒房升息循環,暫時劃下了休止符。但是同時間,央行卻出乎意料地祭出了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主要針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打出新的緊縮限制。第五波信用管制內容包括:

1.下修七都第二戶及豪宅可貸成數

為遏止投資客過度囤房,第五波信用管制針對自然人購買七都(六都+新竹縣市)第二戶住宅,祭出了可貸成數的限制。然而,此規定也讓部分有資金壓力的換屋族受到不小衝擊,為免打炒房政策傷及無辜,央行於2023年7月再度公告,換屋族只要簽具切結書保證1年內售出舊屋,便不會受到房貸7成的限制。

2.房屋轉增貸須簽具切結書

房屋增貸和轉貸也是容易遭有心人士利用的炒房方式,常會有貸款人利用查核漏洞,取得優惠利率後再轉手將資金投入房市的情形。因此,這也成為第五波信用管制最主要的打炒房目標,凡是自然人申請第二戶房貸或豪宅轉貸、增貸,都必須簽具切結書。銀行也必須善盡稽查責任,申請人如果違反切結書內容、將貸得款項用來買新屋,銀行就必須收回貸款,否則將遭懲處。

3.老宅改以土地公告現值鑑價

為加速老屋退場、讓都更可以更順利的推動,本次打炒房政策也首次與老屋貸款進行正面對決。凡屋齡過高,被金融機構認定為「無價值」或「鮮少價值」者,往後僅能以土地貸款名義申貸。預期此舉可能對老屋大本營台北市產生衝擊,畢竟精華地段老屋在市場上雖具價值,若打炒房政策讓可貸條件降低,仍將使台北老屋的主要買盤──自住族直接縮手、態度轉趨觀望。

4.第五波信用管制帶來哪些影響?

什麼是選擇性信用管制?
選擇性信用管制為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是指針對金融機構的某些業務(如房屋貸款、土地融資等),採取一定程度的限縮,以控制資金的流向與流量,使投機性資金難以影響房市健康。這些控制行為包括限縮放款成數、加嚴條件審查、縮短還款期限等,讓投資客無充足資金可炒房。

第五波信用管制確實達成了央行所期待的打炒房效果,為投資客帶來了較大的衝擊,不僅無寬限期、利率高,房貸成數更限制僅7成,資金調度變得更為侷促,有利房市的降溫。而央行主要想保護的族群,也就是首購族或自住客(包括換屋族),在第五波信用管制公告初期雖有一波反彈,但在作出打炒房配套,也就是開放簽具切結後,預期應能逐漸平息聲浪。

六、行政院:平均地權條例(2023年7月)

打炒房修訂重點
  1. 限制預售屋及新成屋的換約、轉售。
  2. 納管預售屋及新成屋的買賣契約解除行為。
  3. 管制私法人購入自用住宅行為。
  4. 重罰炒作並建立吹哨者制度。

近年公認打炒房政策中最重磅的攻擊,就是在2023年7月1日正式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子法》。這是政府接續在預售屋紅單政策後,為了有效控管預售屋亂象,所再度祭出的鐵腕管理與規範。

1.限制預售屋及新成屋的換約、轉售

由於買賣契約在房市中屬於無本產品,若無嚴格管制,自然會淪為炒房溫床。因此本次打炒房條例規定,買方在簽訂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後,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

2.納管預售屋及新成屋的買賣契約解除行為

禁止紅單交易後,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再度將預售屋與新成屋的「契約解除」納入管制範圍,企圖打擊投資客炒房空間。但這也並非完全禁止解約行為,民眾若符合某些特定條件,依舊可以安全退場不受罰。

3.管制私法人購入自用住宅行為

內政部認為,私法人無居住需求,不需購買住宅,否則極易形成炒作行為。本次修法將私法人購屋列為重點管理對象,嚴格落實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是為了完全阻斷投機客操作空間,所制定的打炒房機制。

4.重罰炒作並建立吹哨者制度

明確規範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將按交易戶(棟、筆)數重罰100萬~5,000萬元。這是政府首次針對哄抬市場價格的行為,作出了明確的定義與罰則,是將打炒房實質化的重要指標之一。

5.平均地權條例帶來哪些影響?

《平均地權條例》為何被喻為打炒房最重磅的一拳?這是因為《平均地權條例》堪稱近年來,政府打炒房最全面的統合政策,橫跨新成屋與預售屋限售、紅單解約申報登錄的補強、炒房行為的罰則制定等,期能使投機族群的短期炒作受到抑制,消除房市的房價上漲預期。但是這樣的打炒房重拳,卻不會落到長期自住族身上,若無特殊情形,自住族將完全不受短期炒房限制影響。

七、財政部:房地合一2.0與重購退稅(2021年7月)

打炒房修訂重點
  1. 房地合一2.0:緊縮短期持有定義、加重短線炒作課稅稅金,並將法人比照個人課稅。
  2. 重購退稅新制:緊縮設籍條件、限制持有時間內用途,但是放寬大屋換小屋退稅條件。

我們可以將房地合一2.0和重購退稅新制,視為財政部的系列打炒房手段。房地合一2.0的主要目的,是以稅率制衡房屋短期買賣的自由度,並墊高投資客的炒房成本,讓房市的主要買盤,重回有剛性需求的自住客群身上。而重購退稅新制,則可視為避免錯殺自住客所提出的相應配套措施,期待能將自住客群的衝擊減到最低。

1.房地合一2.0

房地合一2.0針對打炒房,所制定的最大修訂重點,就在「拉高法人課稅層級與自然人相同」,和「大幅調升短期售屋稅率」。拉高課稅層級,是為了阻絕過往曾出現,投資客以集資成立法人來規避稅賦的情形;而調升稅率,則是希望能以高額稅金抑制短線炒作行為。因此,房地合一2.0的短期售屋稅率從2年以內課徵35%,調升至5年以內課徵35%、2年以內課徵45%。

2.重購退稅新制

然而,房市仍然存在因家庭規劃,而必須在短期內換屋的自住客群,房地合一2.0的高額稅率,可能讓這些族群備感壓力。為了避免打炒房反而打到換屋族,政府也放寬了重購退稅限制,只要符合特定條件(如小屋換大屋、價低換價高等),不論是採用重購退稅新制或是舊制,都有機會退回出售舊屋時繳納的房地合一稅,期待能透過這樣的減稅配套措施,降低打炒房帶來的衝擊。

3.房地合一2.0與重購退稅帶來哪些影響?

單看房地合一2.0,或許會覺得它打炒房的力道稍嫌薄弱,畢竟房地合一稅是有賺才課稅的制度,賣方大可死守「少賺但不賠售」的底線,因此房市雖出現一小波轉手潮,整體房價下跌幅度卻相當有限。但在預售屋與新成屋市場中,房地合一卻成功與其他打炒房政策串聯發揮綜效,由於短期轉售成本墊高,投資客縮手、短線炒作動作明顯趨於保守

而重購退稅也如預期,讓有換屋需求的民眾不致受到打炒房重稅策略的影響,可以安心賣舊換新。雖然央行有意透過信用管制落實打炒房,將「自住換屋族群」的定義作更精準的限縮,但是只要賣掉的舊屋和購入的新屋符合特定條件,仍不影響民眾使用重購退稅的權利。

八、內政部:實價登錄2.0(2020年7月)

打炒房修訂重點
  1. 全面納管預售屋交易資訊,包括限制紅單交易、成交價格即時申報、定型化契約備查等。
  2. 強化資訊揭露準則,溯及既往,並制定登錄不實罰則,未改善將處一般3~15萬、加重30~100萬罰鍰,且可連續開罰。

實價登錄2.0在各方面來說,都算是政府打炒房政策的敲門磚,先解除因為房市資訊不對稱而產生的操作空間,才能讓後續的各項打炒房行動順利推進。實價登錄2.0在打炒房的貢獻包括:

1.改善資訊揭露精確性

改善實價登錄1.0房地資訊僅揭露至「區段化」地號門牌的情形,將資訊精確度拓展至「買賣戶」的地號門牌,使登錄資訊更為完整,破除區域同漲的炒房行為。此外,也針對不實申報訂定相關罰則,若不改善將可連續開罰。

2.預售屋交易資訊全面納管

從實價登錄2.0開始,預售屋就是主要的打炒房對象。本次打炒房政策納管了預售屋的所有交易資訊,包括建案資訊、定型化契約都必須報請備查,且必須即時申報預售屋價格,以維持實價登錄的準確性。

3.禁止預售屋紅單交易

過去常看到投資客搶掃預售屋紅單,再轉售給自住客的荒謬行徑,在實價登錄2.0的打炒房策略中,終於全面終結。不僅預售屋紅單全面禁止轉售,建商也不可於合約中記載保留出售的字樣,違反相關規定者,將按戶數處15~100萬的罰鍰。但是一樣,為了避免打炒房打到自住客,雖然紅單禁止交易,但在特定情形下,買方仍可改變心意,將紅單「無償轉讓」給他人。

4.實價登錄2.0帶來哪些影響?

實價登錄2.0上路後,種種打炒房動作,諸如房屋價格資訊透明化等,確實為房市帶來些許正面效果,但由於法規未臻完善、罰則尚輕,且資料介接不全、機關查核不易,市場仍存在許多惡意操作行為(如AB約、車位售金轉嫁等),使實價登錄2.0的可信度蒙上一層陰影

然而,實價登錄2.0大刀闊斧禁止預售屋紅單交易的規定,卻可以被視作遏止預售屋亂象,所開出的打炒房第一槍。有了實價登錄2.0作為基礎,其後的房地合一2.0、平均地權條例,甚至是已拍板、將上路的囤房稅等,才能有效串聯發揮實質效益。

九、打房!打房?打炒房成效到底如何?

打炒房,到底有沒有打對人?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自住客習慣多方比較產品,猶豫期較長,結果被投資客搶先掃盤入袋而錯失先機,最終還要加價才能買到相對合適的房屋,來來往往就墊高了房價。但是影響房價的關鍵因素,實際上只有炒作這麼單純嗎?單靠打炒房,能夠扭轉現狀嗎?

以新建房屋來說,土地稀缺、勞工短缺、疫後建材成本飛漲、政策間接造成的行政虛耗,才是新成屋價格難降的根本原因;而以中古二手屋來說,基本上只有房地合一2.0能夠制衡買低賣高的行為、達成打炒房的效益,但是一般屋主多會續抱觀望態度,若非急缺資金絕不可能降價出售,買賣方的動態賽局結構是難以被打破的。

即便打炒房成功讓短期或成本較小的投資客退出市場,房市高房價、自住客剛需無法滿足的核心問題仍然沒有受到解決。透過重稅、政策限縮打炒房的結果,打不到房價卻打縮了交易量,將嚴重影響市場機制的健康度,甚至產生閉鎖效應。或許政府不應偏重打炒房,而應將目光放遠,著重在提升人民經濟實力、達成資源的合理分配,甚至提出可滿足居住正義的合理配套,才能創造各方共贏的局面。

然而,打炒房也不是全無利處,單單是短期投資客退場,就讓自住族多出更多的好房選擇。物件若同時具備地段優質、格局漂亮、知名建商品牌的優勢,加上自住族的剛性購屋需求,就能順利帶動成交,穩固基礎買盤的同時,也讓自住族成為最大的受惠群體。此外,條件表現一般的物件,也會因為好物件的釋出,而使價格慢慢鬆動,長期來看仍能為房價帶來更好的健康平衡。

總的來說,在一片打炒房風暴中,真正受到影響的仍然是投機的炒房族群。自住族雖仍須多看多觀望,但隨著房價結構的鬆動,將更有機會以合理的預算買到合適的房屋。期待未來政府能在居住正義的方面,進行更多、更全面的努力,相信以打炒房策略搭配合宜住居政策,將能為民眾創造更好的合理居住環境。

貴哥Q版人物-形象圖

好事貸致力創造資訊透明的金融友善環境,隨時隨地與你分享知識,讓你更了解關於貸款的大小事。好事貸希望能成為你最強力的後盾,用專業為你突破困境,解決資金的一切難題!

歡迎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