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地政士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職業,只知道在不動產買賣或繼承時,才會委託地政士協助相關業務。地政士的工作內容說白了,就是「確定不動產產權」、「提供產權相關法規諮詢」、「解決產權移轉的稅務問題」,並「確保產權轉移過程順暢」。究竟這個角色有多重要?就讓本文一一為你說明!
早期還沒有「地政士」這個職務的存在時,如有與土地法律相關的辦理需求,如繼承、買賣、移轉、贈與等,大多會委由「土地代書」來執行。後來由於土地代書業務漸趨複雜、需要更多專業職能,政府便開始推動考照制度,土地代書也跟著慢慢轉型為「地政士」。
雖然還是有很多人習慣稱地政士為「代書」,但其實代書是一個統稱,並沒有經過任何的國家考試認證,而一名合格的地政士,依據《地政士法》規定,應該要具備以下條件:
有什麼情況會需要地政士呢?地政士的服務項目不少,從地籍登記、稅務、買賣到所有權移轉,甚至是代書貸款,都屬於地政士的合理業務範圍。由於這些業務當中牽涉到非常多的法律問題,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雖然自行辦理也無不可,但透過專業人士代為處理,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地政士的主要職責,就是「確定地籍、保障地權」,詳細業務內容,包括:
如果地政士同時具備合格不動產經紀人資格,才可以一併執行以下業務:
除了我們在前文所提到的,合格地政士至少需要符合「通過考試、持有證書」、「獨立開業、定期換照」,以及「具備相應資格,才能提供服務」等三大條件。如果看了以上三點,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找地政士,想避免踩雷,建議可以從以下兩種方式著手。
大多數的地政士事務所,都會依照當地地政士公會所公告的收費標準,提供詳細的服務價格表,按件計酬。雖然實際收費會依照案件的難度,以及地政士的執業經驗多寡而有所不同,但不會與公定價格相差太多。如果不知道收費是否合理,可以多向幾家地政士事務所洽詢,貨比三家不吃虧。
近來也有許多民眾採用雙地政士,也就是雙代書模式,來維護房屋買賣雙方的權益。這是因為房屋交易時,通常都是由買方委託地政士來協助雙方作業,但是一般民眾對買賣過戶的流程並不熟悉,如果地政士不夠專業或別有居心,也很難立即發現。此時若由雙方各自委託地政士,相互確認、監督,就能獲得更多保障。
地政士考試資格 | 中華民國國民,高中職以上畢業,或經高等或普通檢定考試及格。 |
地政士考試科目 | 國文、民法概要與信託法概要、土地法規、土地稅法規、土地登記實務。題型皆為申論題。 |
地政士錄取率 | 考試總成績達60分即合格,111年錄取率為11.14%。 |
地政士薪水 | 年收入最高可達60~120萬。 |
地政士未來出路 | 可獨立執業或成立聯合事務所,也可額外考取不動產經紀人執照,擴展業務內容。 |
看完本文的介紹,是否對地政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呢?好事貸貼心提醒,詐騙集團猖獗,尤其喜歡假冒合格地政士設下圈套,誘騙民眾上當。因此在委託辦理任何業務之前,一定都要仔細查證、多方比較,才不會誤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