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進行債務更生嗎?認識更生、清算程序的後果與聲請條件

債務更生、清算程序的後果與聲請條件整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中規定的債務更生與清算程序,可以說是清理債務的最終手段,常被應用於無力還債的情境;不過須注意,看似能讓債務一筆勾銷,使債務人重新來過的理債魔法,並非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提出債務更生與清算聲請前,務必留意本文介紹的幾個潛在後果與影響!

一、債務更生是什麼?

債務更生是《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中,一種「將債務分期並打折」的理債手段,適用於債務協商失敗後,債務人仍具一定還款能力,且願意積極處理債務的情境。

向法院聲請更生,債務人須展現最大的還款誠意,提出一個自己可負擔、債權人可接受,為期6年還款計畫(如有自用住宅得延長至8年);該清償方案經法院裁准後,便可開始履行,若債務人於更生期間內皆有依計畫按時還款,待更生方案6年期滿,剩餘未清償的債務將依法免除。

1.債務更生的後果與影響

能讓債務人「重新來過」的債務更生並非沒有任何代價,選擇向法院聲請債務更生,須面臨的後果與影響包括:

  • 奢侈行為受限:在更生方案履行期間,債務人的日常消費與投資行為有可能會受到法規的「禁奢條款」限制;不管是吃高級餐廳、坐計程車,或購買股票、入手房地產都沒門,對債務人的財務支出、理財規劃衝擊不小。
  • 留下信用註記:因債務更生產生的信用不良註記自更生方案履行完畢日起算,會被揭露4年;這段時間內,你將無法使用信用卡、向金融機構申辦任何貸款,且受影響的信用不會因揭露期滿馬上恢復,需重新培養。

債務更生的效果為將債務分6年還款,依約履行有機會免除剩餘債務;債務更生的後果為日常生活奢侈行為可能受限制,聯徵註記還會被揭露至少4年

2.債務更生聲請條件

想要聲請債務更生,還需要確認自己是否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 有固定工作或穩定收入來源。
  2. 近5年內未曾擔任任何公司行號的負責人或董事。
  3. 或曾擔任上述職位,但公司平均月營業額在20萬元以下。
  4. 負債大於資產,且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低於1,200萬
  5. 已申請過前置協商/調解,但不成立或已毀諾(其事由不可歸責於己)。
  6. 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如:欠錢欠到工作一輩子也還不完)。

3.債務更生怎麼聲請?有哪些流程?

若衡量利弊後,確定要採用債務更生處理負債,可以先準備好審核所需的文件資料,再接著展開後續的更生程序聲請流程。

(1)債務更生聲請資料

除聲請費用1,000元外,欲聲請更生的債務人還須備妥:

  1.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2. 聯徵信用報告。
  3. 全戶戶籍謄本。
  4. 更生聲請狀。
  5. 協商或調解不成立證明書。
  6.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近2年的財產、收入與必要支出資料)。
  7. 債權人、債務人清冊。

(2)債務更生聲請流程

債務更生的聲請流程並不複雜,但有個重點須注意——開始前務必確認自身已申請過前置協商或調解,並以失敗告終,符合此項條件,才可以接著展開下列更生程序的聲請流程:

  • 聲請更生:債務人前往住所或居住地的法院,提出債務更生聲請。
  • 程序開始:法院公告債權表,債務人收到後,須於10日內提出更生方案
  • 債主表決:最大債權人召集會議,或以書面詢問其他債主是否同意更生方案。
  • 法院裁定:法院裁定認可更生方案後,債務人開始執行更生方案,依約還款。
  • 更生結束:若債務人遵守更生方案履約完畢,除了法律規定不能免除的債務外(如:罰金、罰鍰等,又稱不免責債權),其餘債務皆應一筆勾銷。

二、債務清算是什麼?

債務清算則是將債務人的財產全部拍賣變現,由法院分配給債權人還債的理債方法,為「更生不成立」後會進入的法律程序(亦可於協商/調解失敗時選擇聲請),對債務人的財產與生活影響更為強烈;我們將在以下段落,分別為你說明債務清算的後果與限制條件。

1.債務清算的後果與影響

與債務更生一樣,清算程序展開後,也會對債務人生活的各個面向產生影響;換句話說,想透過清算財產免除還債責任,亦須付出對應的代價。以下為你列舉進入清算程序會面臨的3大後果:

  • 開支受影響:清算程序展開後,債務人同樣須遵守禁奢條款,不能亂花錢、不能出國、不能投資理財,生活品質將受到限制,程序終結才能聲請復權。
  • 信用亮紅燈:清算的信用不良註記,自法院裁定清算日起揭露10年;揭露期間你的信用將持續受到影響,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難以銀行等金融機構往來。
  • 職種遭限制:除日常開支與個人信用會受到影響,聲請清算的債務人還會被限制不能從事金融服務、幼教等121種相關職業,就業將不如一般人自由。

債務清算的效果是將債務人的財產拍賣變現,由法院分配給債權人還債;債務清算的後果則是奢侈行為、工作選擇會受到限制,且聯徵註記會被揭露10年

2.債務清算聲請條件

誰可以聲請債務清算呢?債務清算程序的適用對象與排除對象包括:

(1)債務清算適用對象

  1. 無固定收入、無工作能力者。
  2. 負債大於資產,總債務未超過或超過1,200萬以上者。
  3. 被強制執行多年,還款金額已超過一定的債務成數以上者。
  4. 繼承龐大債務者、企業保證債務者。
  5. 未於限定時間內提出更生方案,或提出後遭債權人或法院否決者。
  6. 聲請更生後,仍有無法清償之虞者。

(2)債務清算排除對象

  1. 近5年內曾擔任公司行號的負責人或董事。
  2. 近5年內曾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平均月營業額大於20萬以上。
  3. 未曾申請前置協商/調解(與更生一樣,協商失敗或毀諾才可以聲請)。

3.債務清算流程解析

清算程序的流程大致可以分為聲請清算、執行清算、裁量免責與聲請復權四大階段,以下為你列點說明各步驟的細節:

  • 聲請清算
    債務人須先繳納1,000元的聲請費,並備妥清算聲請狀、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與債權人、債務人清冊等文件;以近2年的收支資料作為證據,證明自身確實無力清償債務,不得已需透過清算程序消債。
  • 執行清算
    法院裁定清算程序開始後,債務人必須將名下財產提出成為「清算財團」,待拍賣變現後,由法院或管理人分配給全體債權人;於此階段,所有強制執行程序都應停止,債務人若仍被扣薪,可向法院聲明異議。
  • 裁量免責
    所謂免責就是「免除債務不用清償」的意思。依消債條例規定,法院於清算程序終結時,原則上應將債務裁定免責;但如果法院認為債務人仍有能力還債,或發現債務人有隱匿財產、謊報收支的行為,就會撤銷原本的免責裁定,改為不免責。此時債務人須補足差額,或還足債權總額的20%以上,才能再聲請裁准免責,將負債一筆勾銷。
  • 聲請復權
    當債務人受法院免責裁定確定後,即可向法院聲請復權(法院不得拒絕),解除清算程序對生活消費與就業選擇的限制;若未受免責裁定,則須等待3~5年才可恢復所有權利。

三、債務更生、清算程序差在哪?

排除因未提出還款計畫、更生方案遭否決等「遭法院裁定進入清算程序」的情況,原則上債務人可以在協商、調解失敗時,選擇要透過更生還是清算程序處理名下負債;那麼該如何聲請較合適呢?以下我們透過表格,為你比較兩者的差異與推薦的應用情境。

債務更生、清算程序比較表
程序名稱 更生 清算
消債方式 提出6年還款計畫,依約履行完畢債務一筆勾銷 名下財產拍賣變現,法院裁定免責部分不必再還
生活開支 可能受禁奢條款限制 受禁奢條款嚴格限制
債務條件 無擔保負債未超過1,200萬 債務總額超過1,200萬
聯徵註記 自履行完畢日起揭露4年 自清算日起揭露10年
就業限制 無就業限制 不得從事121項職業
適用情境
  1. 無擔保負債<1,200萬
  2. 有固定工作或收入來源
  3. 有意願還,但力不從心
  1. 債務總額>1,200萬
  2. 無固定工作或收入來源
  3. 追求一次性處理債務

四、其他關於更生清算的常見Q&A

債務更生6年可提前還完嗎?

可以,雖然更生還款方案最長是6~8年,但法律並未限制更生不能提前清償,只要經濟能力許可,你也能透過提前清償讓更生程序提早結束;不過須注意,債務更生只能對全體債權銀行作一次性清償,無法針對特定銀行作單獨清償。

債務更生、清算要多久?費用多少錢?

從提出債務更生聲請,到更生方案被法院認可確定,約需耗時13~18個月;而從債務人聲請清算,到法院作出免責(或不免責)裁定,約需等待15~23個月。而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需支付聲請費1,000元,與3,000~10,000元不等的必要費用。

只銀行債務可以進行更生清算嗎?

不是喔!就算債主是親友或民間業者,只要債務金額與還款能力符合更生、清算的條件,同時確認自身非為消債條例的排除適用對象(如:近5年有從事營業活動、未經前置協商或調解不成立),就可以向法院聲請更生清算,解決債務。

沒有工作可以聲請更生嗎?

理論上不行,因為「具備穩定還款能力」是債務更生的聲請條件之一,如果完全沒有工作或穩定的收入來源,很難實現如期還款,自然難以通過法院的更生資格審查。

債務更生可以出國嗎?

於債務更生聲請階段,理論上還是可以出國,但非必要不建議隨意出境,因為出國的紀錄可能會影響法官對你的觀感,若被判定為奢侈行為,很可能導致更生聲請被駁回。於更生繳款期間,為了方案履行之必要,法院有可能會對債務人祭出禁奢限制;若執意出國玩樂,一旦被債權人發現,小心遭聲請撤銷更生裁定。

考量到更生、清算會對信用與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會建議不到非常時期,不要選用此兩種非常方法;同時應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財務紀律,一旦發現債務問題,應及早因應、做出調整,才能避免因負債狀況持續惡化,面臨債務失控危機。

好事貸作者形象圖
《 好事貸 讓金融貸款不再是難事 》

本文由持有金融證照的專業編輯執筆,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
未經授權,請勿複製文章內容與圖片,有任何問題歡迎告訴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