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申請一張信用卡,卻發現信用卡的種類超級多,光是VISA、Mastercard、JCB的差別就讓人眼花撩亂,還要弄懂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到底有什麼不同,最終的持卡等級甚至會因為收入的高低而有所差異。辦卡新手不要怕!本文將一次解析信用卡的各種分類方式,帶你徹底認識這張「魔法小卡」。
想要了解信用卡的種類和使用方式,就要先認識信用卡上的各種標誌。這些標誌你可能都看過,但是實際的意思,你都知道嗎?
卡種指的就是信用卡種類,我們常常看到的Visa,其實是世界主流六大卡種的其中一種。無論什麼卡種,都會依據申請人的年收條件,評估要發出哪一種卡別。
安全碼是一組銀行以特殊方法編成,與卡號對應的唯一碼,等同信用卡的身份證。在非使用實體卡結帳的情形下,都要輸入安全碼和有效期限,以保障用卡安全。
信用卡如有海外提款標示,就代表能在國外以ATM提領當地貨幣。使用服務前須由銀行開啟功能,且ATM上必須貼有與卡面相同的標示貼紙,才能順利提領。
關於信用卡種類和持卡等級的差別,我們將在後文一一詳細說明。
前面所說的世界主流六大卡種,就是由六大發卡機構:VISA、Mastercard、JCB、美國運通、中國銀聯和Discover所發出的信用卡,每個卡種都有專屬的特色與優惠。
VISA是世界最大發卡組織,也是全球流通最廣、使用最方便的信用卡別。好處是普及性最高,國內國外旅遊都沒問題。
Mastercard又稱萬事達卡,是規模及流通性僅次於VISA的發卡組織,好處是外幣刷卡匯率最佳,也是唯一刷退時會同時退回手續費的卡種。
JCB是國人相當熟悉的發卡組織之一,好處是常有海外免手續費的優惠,尤其在日本消費,匯率最佳、回饋也特別多。
其他還有鎖定高階商務客群、旅行相關優惠多的美國運通,主打雙幣信用卡、線上支付成熟的中國原生發卡組織中國銀聯,以及備受旅美族群與留學生推薦、對信用小白友善的Discover,都擁有各自的優勢與適用族群。
申辦信用卡時,最常見的卡種三大選項,就是VISA、Mastercard和JCB,申請人常常糾結在VISA和Mastercard哪個好?VISA和JCB差異在哪裡?我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幫你判斷這三種卡片到底要怎麼選擇。
比較項目 | VISA | Mastercard | JCB |
特色 | 流通性最高 | 外幣匯率佳 | 日幣匯率佳 |
較適國別 | 全球皆可 | 歐、美 | 日、韓 |
適用時機 | 不分用途、一卡用到底 | 海外旅遊、線上消費 | 日韓旅遊、線上消費 |
不像信用卡種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發卡組織,持卡等級通常是由銀行依據申請人收入及財力狀況決定。即便是同一持卡等級,每個卡種(如VISA)的命名方式也都不相同,例如御璽卡、鈦金卡、晶緻卡,其實都屬於同一個級別的信用卡。
卡別:普卡(Class)、金卡(Gold)、白金卡(Platinum)
此等級的卡片,大多是發給無固定收入,或是固定收入不高的學生、自由業、家庭主婦等族群,額度通常只有2~3萬元。
卡別:御璽卡(Signature)、鈦金卡(Titanium)、晶緻卡(Precious)
以經常性薪資平均4.4萬來看,卓越等級當然就是持卡人數最多的級距,全台持卡總數超過2,000萬張。由於收入級距範圍大,每個人的核卡額度自然也差很多。
卡別:尊緻卡(Grand)、世界卡(World)、極緻卡(Eternity)
頂級卡別的持卡族群,屬於高收入、高消費的階層,雖然信用卡優惠眾多,但要繳交的年費,或是基本的消費門檻也相對較高。
卡別:無限卡(Infinite)、世界之極卡(World Elite)、百夫長卡(Centurion)
最高級別的黑卡,通常都是銀行或發卡組織,主動向高淨資產人士邀約申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由美國運通所發行、無額度上限的「百夫長卡」。
另一個常常讓人分不清楚差別的,就是信用卡、簽帳卡和簽帳金融卡,它們到底哪裡不一樣?
信用卡是用個人的職業、收入及過往信用紀錄作為擔保,向銀行申請一定的額度來代墊消費,讓我們可以享受先購買、後付款(或事後分期付款)的方式。但是信用卡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因無感消費而造成超支。如果沒辦法當期把款項繳清,就會開始產生循環利息,不僅會讓債務不斷累積,長期下來還會影響信用。
簽帳卡同樣能夠先買後付,但它與信用卡的最大差別,就是簽帳卡的帳務一定要在消費次月就全數繳清,因此更重視持卡人的財力和信用審核。簽帳卡基本上沒有額度上限,但是由於每筆消費都經過審核,若刷卡金額突增或持卡歷史過短,都可能被拒絕授權。
簽帳金融卡又稱Debit卡,是具備刷卡功能的金融卡,而不是真正的信用卡或簽帳卡。簽帳金融卡會與持卡人的活存帳戶連動,刷卡消費的當下就會從帳戶中圈存相應金額,所以帳戶內的款項若不足消費額度,就無法成功付款。因此,簽帳金融卡當然也沒有延遲或分期付款的功能,只能當下扣除現金支付。
信用卡、簽帳卡和簽帳金融卡在消費本質上,扮演著完全不一樣的角色,這三種類別孰優孰劣,還是要看使用者的習慣而定。
比較項目 | 信用卡 | 簽帳卡 | 簽帳金融卡 |
英文名稱 | Credit card | Charge card | Debit card |
可支出額度 | 有上限,信用額度支出 | 無上限,但消費須審核 | 有上限,自帳戶現金圈存 |
延遲付款 | 可 | 可 | 否 |
分期付款 | 可 | 否 | 否 |
循環利息 | 如未清償,有 | 無 | 無 |
基本辦理條件 | 年滿20歲、收入穩定 | 符合一定收入及消費水平 | 持有銀行活存帳戶即可 |
優點 | 可延遲、分期付款 | 大額刷卡消費方便 | 不容易過度消費 |
缺點 | 過度消費會產生循環利息 | 商家不普及,泛用性低 | 無法作為大筆預支消費用 |
現在大多數人都是透過網路申請信用卡,從銀行的APP或官網上就能看到審核的進度,相當方便。但是對於沒有信用卡的小白而言,初次申請難免還是有點不安,到底線上辦卡需要多久?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般來說線上申請的流程,會經過資料準備、申請送件、資格評估、電話照會、條件審核、核卡寄送等步驟。從送件到核卡,具體需要多長的時間,還是要視個人情況而定。
第一次申辦信用卡,可能會對申請細節抱持很多的疑問,例如辦信用卡戶頭要有多少錢、要提供什麼職收證明等。想要成功核卡,以下這三種「準脫白者」在申辦信用卡時,一定要留意這些注意事項。
2023年起,只要年滿18歲就能夠申辦信用卡,這代表廣大的學生族群也有機會成為有卡一族。只要有打工、有穩定收入來源,能出具固定收入證明,如薪資單或薪轉證明,就符合最基本的申辦條件了。
自由業辦卡,需要提出能夠說服銀行的還款能力證明。因此,自由業的申辦重點在於提供有力的財力證明,如收入往來紀錄、不動產權狀,或是其他收入證明。自營商可提供財務報表或營業稅單佐證。
上班族小白最大的加分項目,就是有穩定的正職工作,因此申辦時務必要提出完整的在職證明,以證明自己的還款能力。此外,一般都會建議在職3~6個月以上再提出申請,通過機率比較高。
很多人都會說,信用卡就是能夠完成各種願望的「魔法小卡」,但是隱藏在這些便利的背後,可能是過度消費帶來的債務累積。除了了解信用卡的種類、挑選適合自己的卡片,更要清楚認識自己的消費習慣,才能讓信用卡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