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報稅新制懶人包! 報稅試算、報稅方法與流程大解析
2023報稅新制懶人包! 報稅試算、報稅方法與流程大解析new
你知道2022報稅新制有哪些嗎?像是手機報稅2.0(開放編輯修改配偶、扶養親屬;增加了電子支付與行動支付帳戶繳稅帳戶服務;所得扣除額、抵減金額與扣抵稅額等,額度與去年差多少?)以及線上AI智能客服大進化等新功能。還有教你利用簡易公式進行報稅試算,就能輕鬆又正確的算出應繳稅額。本篇懶人包將以最簡單的敘述說明,讓你3分鐘就可以搞定所有報稅的問題。
一、2022年報稅與退稅的時間
所得稅報稅時間通常為每年5月1日~5月31日,然而今年4月因新冠疫情爆發,行政院財政部決定,因新冠疫情接受隔離、治療、檢疫等,無法於規定期間完成報稅者,「個人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可以延長申報到6月底,適用對象如以下所列:
1.個人:於申報繳納期間內接受治療、隔離或檢疫的人。
2.營利單位:因負責人、會計人員、委任會計師或報稅代理人,於申報繳納期間內接受治療、隔離或檢疫者。
3.扣繳義務人:因本人、會計人員、委任會計師或報稅代理人,於申報繳納期間內接受治療、隔離或檢疫者。
以上適用對象若於6月底前,仍接受隔離、治療、檢疫者,於隔離、治療、檢疫結束的次日起展延20日。並須檢附以下主管機關製發的證明文件:
1.隔離通知書
2.隔離治療通知書
3.檢疫通知書
若因為疫情而需要報稅緩繳的人,可以參考以下的延伸閱讀。
若符合退稅條件,將分3個梯次分別退稅:
- 每年7月31日(適用於網路、線上或電話語音申報;以及5月10日前以人工與書面向戶籍地國稅局申報者)
- 每年10月31日(適用於5月10日前,以人工與書面向非戶籍地國稅局申報者;以及5月10日後人工書面申報者)
- 每年1月20日(適用於逾期申報者;以及原不退稅但核定退稅者)
提醒你,申報綜合所得稅是以你上一年度(去年1月至12月)的所得做計算。
二、2022年報稅注意事項
1.2022年報稅新制有哪些?
2022年報稅有11大新制上路,請參考以下的說明:
- 調升基本生活費:110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從18.2萬調高到19.2萬。
- 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買賣未上市櫃證券交易賺取價差者,須計算基本所得額,若最低稅負超過綜所稅負,就要補繳差額稅款。
- 紓困減稅措施:個人與企業去年收取政府提供五倍券、防疫補償或津貼,免課所得稅;企業給付員工防疫隔離假、防疫照顧假、疫苗接種假薪資,可按200%比率加倍抵稅;醫事人員可依117.5%加成抵稅、其他受疫情衝擊執行業務者附證明可以112.5%加成抵稅。
- 房地合一2.0:2021年6月30日前,買賣「預售屋」賺取價差者,須申報綜所稅課稅。
- 手機報稅2.0:可編輯修改配偶、扶養親屬、所得扣除額、抵減金額、扣抵稅額等資料,且增加電子支付與行動支付帳戶繳稅服務。
- 線上AI稅務智能客服:以民眾經常詢問的問題為基礎,建立主動式問答架構,提供24小時線上稅務諮詢服務。
- 臨櫃報稅取號系統:線上臨櫃報稅或查調所得取號功能,全面開放三日內取號功能。
- 軍公教及政務人員繳付退撫基金費用或自提儲金,不計入繳付年度薪資收入課稅,改列入退職所得適用定額免稅。
- 逾期繳稅滯納金每3日加徵1%,最高增加率為10%;增加可申請加計利息分期繳稅事由;暫緩移送執行繳稅比例由半數降至1/3。
- 遺產稅免稅額調高至1333萬元,贈與稅免稅額調高到244萬元。領有我國身分證之申請人及被繼承人,遺產總額低於3000萬者,可由國稅局進行遺產稅額試算服務。
- 電動汽、機車免徵牌照稅免稅(電動客車140萬以下免稅,超過部分減半課稅)及減徵貨物稅延長至2025年底。
- 2023年報稅新制
- 綜合所得稅免稅額由8.8萬元調高至9.2萬元;標準扣除額由12萬元調高至12.4萬元;薪資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分別由20萬元調高至20.7萬元。
2.2022年免稅門檻有哪些?
(1)單身受薪者,年收入低於40萬8000元。
(2)雙薪夫妻年收入低於81萬6000元。
(3)雙薪夫妻且育有2幼兒,年收入低於123萬2000元。
(4)雙薪夫妻且撫養2位大專院校生者,年收入低於116萬8000元。
三、報稅試算舉例
利用2個簡易公式,就可輕鬆試算出應繳稅額:
- 總所得-免稅額-標準or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包含:薪資&教育學費&幼兒學前&投資儲蓄&長照&身心障礙)-基本生活費(差額)=淨所得
- 淨所得×稅率-累進差額=應繳稅額
附表一:免稅額&扣除額級距(2022年適用)
免稅、扣除項目 | 扣除金額(單位:新台幣) | |
免稅額 | 一般 | $88,000元 |
70歲以上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及被納稅義務人扶養之直系尊親屬 | $132,000元 | |
標準扣除額 | 單身 | $120,000元 |
結婚有配偶 | $240,000元 | |
特別扣除額 | 薪資/生活費 | $200,000元(每項限收入的3%) |
教育學費 | $25,000元 | |
幼兒學前 | $120,000元 | |
儲蓄投資 | $270,000元 | |
長期照護 | $120,000元 | |
身心障礙 | $200,000元 |
附表二:累進差額級距
淨所得(單位:新台幣) | 稅率 | 累進差額 |
0~$540,000元 | 5% | 免扣 |
$540,001元~$1,210,000元 | 12% | $37,800元 |
$1,210,001元~$2,420,000元 | 20% | $134,600元 |
$2,420,001元~$4,530,000元 | 30% | $376,600元 |
$4,530,001元以上 | 40% | $829,600元 |
以年薪50萬單身的人來說,報稅試算如以下舉例:
(以下公式數字對照上表以紅字為例,若要試算自己的應繳稅額,帶入個人數據即可。)
總所得50萬-一般免稅額$88,000元-標準扣除額$120,000元-薪資扣除額$200,000元=$92,000元
$92,000×累進差額稅率5%=應繳稅額$4,600元
以上用2個簡易公式,帶入符合自己條件的額度,就能輕能完成報稅試算。
四、報稅的方法有哪些?
2022年報稅的方法有4種:
1.親自跑國稅局報稅
2.利用電腦&網路&讀卡機+健保卡or金融憑證or自然人憑證
3.四大超商列印查詢碼
4.手機申報
以下詳細介紹報稅與繳稅的流程:
111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方式與注意事項 | |
親赴各地稅捐稽徵處 | 需要的文件: |
讀卡機+健保卡 | 利用電腦、讀卡機與網路+健保卡(須先至健保署註冊網路服務)即可申報 |
讀卡機+金融憑證 | 利用電腦、讀卡機與網路+金融憑證(須至各大銀行申請)即可申報 |
讀卡機+自然人憑證 | 利用電腦、讀卡機與網路+自然人憑證(至各地戶政事務所申請)即可申報 |
戶號(稅額試算書首頁、戶口名簿皆有附)+查詢碼 | 步驟有2: ① 持註冊健保卡or自然人憑證到四大超商服務機列印查詢碼 ② 利用查詢碼+戶號,即可以電腦或手機報稅 |
手機申報 | 步驟有3: ① 「Google」搜尋「報稅」→點選「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點選「手機版」→進入身分認證頁面(行動電話認證、戶號+查詢碼、行動自然人憑證APP)擇一 ② 以行動電話認證為例→填寫完基本資料(須身份證字號+健保卡號)→確認應繳稅額(確認完後可下載報稅PDF清單) ③ 選擇繳稅方式→繳費完後記得下載繳稅收執聯PDF檔。 |
111年度繳稅方式 | |
(1)繳款單臨櫃繳稅: 索取繳款單有2種方式,第一、至財政部官網or利用財政部報稅軟體列印;第二、至各地國稅局填寫繳款單。最後將繳款單與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附在一起,到銀行或超商櫃台繳費。(提醒你郵局已不再受理報稅繳款) (2)ATM轉帳繳稅: 直接到各銀行或郵局的ATM,按照「跨行→提款→轉帳→繳稅」的步驟,即可繳費完成。記得若是採用人工申報的方式,須列印繳費明細,與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一起附上再到國稅局申報。 (3)信用卡繳稅: 網路申報所得稅完成後,直接選擇信用卡繳稅;或利用手機APP申報完後,一樣也可以直接以信用卡繳稅。 (4)銀行帳戶繳稅: 網路申報所得稅完成後,可以選擇個人銀行帳戶轉帳繳稅。 (5)手機行動繳稅: 請參閱上列手機報稅流程。 |
經過以上的說明後,面臨即將來臨的稅季,相信應該更清楚怎麼報稅了。只要善加利用上述的報稅方法,不用親自跑到國稅局,在家裡也可以輕鬆報稅,然而每個人都會有特殊狀況,當面臨稅繳不出來的問題也可以尋求好事貸專員,透過不同的貸款方案,幫您暫時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