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才剛開始,政府再出招打炒房,先是央行出拳打養地建商,金管會接力強化不動產授信管理措施,列舉金融機構三大缺失:包含建築購地貸款、工業區土地貸款不斷展延未興建,以及人頭戶申貸等現象,助長投資客炒房、建商炒地,金管會將此列為今年金檢重點。
昨(18)日,金管會邀集金融機構總經理、總稽核,列出三項金融助長炒地或炒房態樣:
- 建築購地貸款或周轉金授信案,有多次辦理續約展期仍未動工興建,且銀行未在展期時要求借戶收回部分貸放資金或調高利率。
- 購置工業區土地貸放案,歷經多次展期仍未動工興建,甚至在展期時調降貸放利率。
- 投資客利用投資理財課程,誘導民眾組成炒房團,向銀行融資,貸放後有由代書以現金提領貸款資金。
銀行助長炒房或養地,除了被列今年金檢重點項目、抓到要重罰,銀行局也正在檢討拉高不動產授信風險權數,預計最快今年6月計算資本適足率時將會適用,即承作過多成數過高不動產放款的銀行,資本適足率恐會下降,銀行不是要收回放款,就是必須增資。
去年底,金管會宣布啟動專案金檢,鎖定20家金融機構及13家融資租賃公司,檢查局副局長張子敏表示,金管會發現,有銀行任憑建商3次展延貸款、長達15年未動工,另外也有9~10年都沒有動工的案例,但是銀行在展延期間卻沒收回貸款或拉高利率;上述兩缺失,都會讓建商有囤房囤地之虞,因此要求銀行應注意改善。
由於中央銀行已訂出土融18個月內須動工開發的新期限,銀行若再遇到購地貸款到期展延,或新購地貸款契約,都要依此規定明訂18個月期限,並要有未履約的懲罰性條款,不能再放任借款人「養地不建」。
張子敏並表示,先前金檢時,還發現有銀行承作所謂「零元炒房團」的貸款,發現幾種銀行應注意卻未注意的缺失情況:
- 銀行授信人員去所謂上課地點集體對保,卻未發現這是集體購屋投資。
- 未發現合約金額出現多處錯誤。
- 未發現貸款是由第三人還款付費。
- 未發現有代書提領現金還款。
這類購屋有拉高房價申貸、人頭戶申貸、偽造職業與收入等違失情況。張子敏表示,這些被查到缺失的金融機構,都要針對缺失繳交改善報告並限期改正。
過去一年,政府打炒房措施不斷,房市熱度卻未減、房價愈打愈高。從元旦前夕,央行喊話要升息、內政部祭出炒房罰則、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囤房稅,到今年1月央行與金管會攜手打炒房、炒地,預料2022年各部會打房力道將再提升。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工商時報、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