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疫情再度升溫,經濟景氣受衝擊,導致百業蕭條!銀行業者指出,本來無事之企業,剛好碰到季節性因素、營收季減15%,因此需要紓困調解。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國銀辦理紓困貸款核准金額已逼近2兆元大關。
紓困業務使得銀行創下佳績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9月21日,整體國銀配合政策以及銀行自辦的紓困貸款核貸金額已高達1.95兆元。其中扣除個人紓困金,對於企業紓困核貸金額高達1.73兆元,整體申請紓困核貸比率上升至94.5%。
經企金資本支出性質的貸款案源減少和政策配套措施輔助之下,不只台中銀行衝至民銀紓困企業之前三高,公股行庫亦搶當紓困模範生,他們對於企業紓困合計高達到1.5兆元。
銀行響應政府政策,協助企業紓困
台中銀總經理賈德威指出為了響應政府政策,現階段辦理企業紓困案件金額已經來到224億元。其中,配合政府各部會辦理的與銀行自辦的,大約各占一半。所幸央行再加碼轉融通資金支持銀行對中小企紓困貸款,整體規模來到3,000億元,給銀行利率優惠1碼(0.25%)。
主因台中銀行在中部有不少客戶,即使非觀光業但仍與觀光發展關係密切,因此在主動關切下,有些本來擔心貸款困難的老客戶,發現符合條件辦理紓困貸款,近期國內出現報復性觀光熱潮,業績從谷底翻揚。
此狀況對企業而言,擁有紓困貸款便有機會迎來近期的商機。對於銀行則經政策優惠、保證風險抵減、收益性等三方面綜合考量,承作企業紓困案件是不錯的業務。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